发布时间:2024-11-05 12:07:08 来源: sp20241105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奔腾向前、生生不息。良渚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中华文明绵延古今、璀璨夺目。中华文明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基因里,蕴藏在中国人民的智慧中。理解中华文明,才能读懂中国。人民网推出“探寻中华文脉”系列外宣短视频,寻找打开中华文化宝藏的钥匙,揭示传承千年的文明密码,向世界诉说古老文明重焕现代荣光的中国故事。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殷墟考察时如是说。
距今3000多年的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得到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
2024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青铜器、陶器、甲骨、玉器等4000件套文物集中公开展示,其中3/4以上文物首次亮相。近日,人民网“看见中国”外宣融媒体团队走进河南安阳,寻迹“大邑商”。
“考古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而考古工作为传承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
来到位于安阳郊区的一处考古现场,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遗产研究院)高级技师焦鹏和同事们正在风沙中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在一堆土块中,焦鹏小心翼翼地挑拣出一些陶片碎片,交给同事记录、装袋封存。
考古工作十分辛苦,现场环境非常恶劣。从事考古工作二十年来,焦鹏在春秋的风沙中、夏日的酷暑中、冬季的寒冷中度过了大部分时光。“父亲从事古物研究工作,从小耳濡目染,便爱上了考古。”焦鹏说,自己从事这一行业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理由,因为热爱才能坚持。“在很累的情况下也不是没想过放弃,但终究是敌不过喜欢。”
焦鹏在考古现场接受采访。人民网记者 刘宁摄
作为基层考古工作者,焦鹏需要身兼数职,前期包括绘图、刮壁、照相、清理骨架等,后期需要做陶器拼接、整理编写报告等工作。“发掘出的东西需要编写成材料以便共享,这样才能对殷墟的研究提供资料支撑。”
回想起自己刚入行时的心情,焦鹏表示,刚发掘出青铜器时,感觉既毛骨悚然又有一丝兴奋。“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考古工作就像是双手一样,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焦鹏一边挑拣着碎片一边说道。“当自己挖掘出的东西被放到博物馆里展示时,听到别人赞美它时,我非常有成就感。这对我来说是最好的褒奖。”焦鹏笑着说。
“总书记对历史的熟知让我们很快进入到一种交流状态”
无数个像焦鹏一样的考古工作者倾其心血,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址、文物发掘出土,送进博物馆,尘封的历史便就此揭开,展现在世人面前。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走进位于殷墟博物馆新馆三层的“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一片片甲骨文向世人诉说着千年前的殷商故事。“古人通过像画一样的东西,将他们的思想传达给现代人,这很奇妙。”安阳文物局局长李晓阳表示,甲骨文的造字法隐藏着我们祖先的天人观、自然观、人文观,3000年来,汉字的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
殷墟博物馆新馆的甲骨展品。人民网记者 刘宁摄
迄今殷墟已出土的甲骨文约16万余片,发现的单字约4500个,已释读的约有1500字,还有大量的甲骨文需要进一步研究合核实。“燃眉之急是把甲骨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收集起来,再用计算机计算的方式让他们有机地缀合。”李晓阳说,“例如有一片甲骨文分成了完整的两块,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将两片形成对接,这样两片文字就能互通,对甲骨文的研究很有帮助。”
“那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殷墟博物馆,他对每件文物都很感兴趣。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总书记对历史的熟知让我们很快很好地进入到一种交流的状态。”回忆起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考察时的情景,李晓阳印象深刻。“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振奋。我们认为通过考古工作和文物展示,让民众及国际友人更多了解中华文化中可亲、可爱、可认知、可感触的方面,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要让甲骨文活起来”
甲骨质地脆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风化和消失,数字化保护迫切且必要。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研究团队打造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科技赋能破译甲骨,为甲骨文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带来了新契机。
来到河南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研究生尹怡然正在扫描录入甲骨文拓本。本科毕业后,尹怡然便来到这里攻读甲骨文相关专业研究生课程。在谈到为何会选择甲骨文这种“冷门”专业时,她表示,好奇是最大的理由。“小时候就很喜欢商代历史,很好奇封神榜里的故事是否真实存在,也很想了解当时古人的生活形态和生活信仰,就想学习甲骨文一探其中的奥秘。”
为数字焕活甲骨文,安阳师范学院建有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免费向全世界开放,是世界上资料最全、最规范、最权威的甲骨文数据平台。此外,“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也已上线,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学习、临摹甲骨文。
尹怡然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参观。人民网记者 刘宁摄
“我们现在在做的工作就是让甲骨文‘活起来’,让大家都能了解认识甲骨文。”尹怡然对于甲骨文专业的未来很有信心,“我们将甲骨文和计算机相结合,就是想让大家多认识甲骨文。感兴趣的人多了,研究甲骨文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这样就能传承下去。”(刘宁 崔越 陈思 张凯伟 【俄】叶列娜)
(责编:苏缨翔、杨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