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20:10:36 来源: sp20241109
人们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参观。 新华社记者 刘 颖摄
安徽省蚌埠市蚌埠新城实验学校,老师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主题班会。 本报记者 丁美栋摄
江西省赣州市天竺山小学学生在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胡江涛摄(人民视觉)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爱国,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在全社会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
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共5章40条,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这部法律的出台与落地,回应了人民对祖国的深情热爱,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法治保障,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传承发展。
拓展形式、创新手段
“升旗仪式现场太震撼了,祝福伟大祖国永远繁荣昌盛!”今年元旦当天,来自山东临沂的小学生赵友杰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国旗仪式,在慷慨激昂的国歌声中,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掠过地平线。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高高飘扬,赵友杰激动不已。他父亲告诉记者,这次来北京,最重要的一项安排便是来天安门看升旗,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激发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怀。
升旗仪式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活动载体。数据显示,今年元旦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的人数达到7.3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聚集在此,共同感受爱国热情。
爱国主义教育是面向全体人民的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掘历史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法律生效正值新年伊始,全国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迎新辞旧之际,人们的爱国之情愈发深厚。
用好红色资源、文物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各类文化场馆等资源,是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应当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通过宣传展示、体验实践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有益探索,不断完善提升革命旧址、红色纪念地等场所的教育功能,让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更丰富、更具吸引力: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创新主题教育形式,为观众加推了情景党课、纪念章兑换、红色漫步等多项特色活动;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通过数字化技术增强场馆展示效果,开发《落脚陕北开新篇》《“烂泥洼”变形记》等寓教于乐的数字化青少年党史教育课程;江西赣州利用革命文物资源,盘活瑞金、于都、兴国等红色旅游重点区域,打造沉浸式红色研学旅游体验……
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一级巡视员周久财表示,文旅文物等系统下一步将持续做好革命文物等文物古迹、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工作,“通过推动文物的活化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同时,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的过程。
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
“请大家在卡片上写下一位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并思考从他们身上能够汲取怎样的力量。”在安徽省蚌埠市蚌埠新城实验学校六年级二班的主题班会上,班主任胡雪扬正带领着学生追忆先烈英雄,让学生在沉思缅怀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在青少年,基础在学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蚌埠新城实验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杨帆介绍,该校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完整体系,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特点,通过开设主题班会、绘制“爱国主义”班级文化墙、开展传统节日特色活动等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日常各类教学工作之中。
生动的实践有助于增进培育、养成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共鸣。各地各校正结合地方实际和学校特色,创新活动手段,拓展活动内容,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
天山南麓,大漠北缘。新年初,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当地以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三五九旅拓垦戍边纪念碑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主会场,以全市中小学校园为分会场,组织约万名青少年共同演绎手势舞《我和我的祖国》,开展了一堂“行走的美育思政课”。活动现场,歌曲旋律优美隽永,手势舞动作灵动,独具兵团特色。“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对家、对国有了更深的热爱之情。”参与表演的阿拉尔市阿拉尔中学学生帕如扎·帕尔哈提激动地说。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工程大学近千名师生在元旦前一天历时5个小时,用积雪在学校操场上“打造”出“福建舰”航空母舰、“爱达·魔都号”邮轮、“大鹏昊”运输船这三艘与哈工程紧密相连的大船。据了解,作为一所以船海为特色的高校,每年冬天下雪时,哈工程的师生都会用雪堆砌大国重器,搭建“雪地航母”已成为其独具特色的爱国教育活动和冰雪文化活动。该校海韵书院学生陈婕说:“千名师生在操场上挥铲绘就船海特色模型的过程,燃起了我们心中的海洋强国梦。”
“爱国主义教育法突出各级各类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表示,教育系统将以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为新的起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入挖掘各门学科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还要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让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亿万群众的精神家园。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要让爱国主义这面旗帜牢牢扎根于此,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近年来,随着网络安全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相继出台,我国不断推动网络空间的爱国主义相关法规制度建设,营造正能量充沛的“网上天地”。
爱国主义教育法在网络空间治理方面也作出规定,例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建设,制作、传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网络信息和作品,开发、运用新平台新技术新产品,生动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法同日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在网络信息内容规范方面,也提到“鼓励和支持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副局长唐磊表示,网信部门将持续加大对含有违反爱国主义教育法内容的网络信息的治理力度,进一步压实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切实将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法规制度要求落实到管网、办网、上网全过程中。
有了法规制度保障,在实践中如何做好网上爱国主义教育?“要利用好数字化资源,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富有时代感和吸引力。”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黄蓉生建议,应创新传播载体手段,建立爱国主义教育门户网站、网络社群等教育新阵地,创作视频、漫画、电影、电视等网络文化产品等,让爱国主义教育随时可感。业内人士指出,还应重视正确引导爱国主义评价观,防止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片面化、形式化和偏激化。
将线下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转化为数字化信息,也是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的创新方式。福建省近年打造了“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展馆”,将几十个全国级和省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线下搬到了线上,适配电脑、手机、互动屏和VR等多种终端展示场景,让观众足不出户便获得沉浸式的爱国主义观展体验,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互动性和体验感。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