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第22期生曾君发:上战场保家卫国 回家乡教书育人

发布时间:2024-11-02 03:25:39 来源: sp20241102

   中新网 宜春5月27日电 题:黄埔军校第22期生曾君发:上战场保家卫国 回家乡教书育人

  作者 朱莹 姜涛

  “我从那个年代走来,经历了国家四分五裂、民族危在旦夕、百姓生灵涂炭的悲惨境遇,也正在亲历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小康的景象。”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百年,在黄埔军校第22期生曾君发的百岁生日宴上,他说,要发扬黄埔精神,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作出贡献。

2024年年初,黄埔军校第22期生曾君发(左一)在他百岁生日宴上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生于1925年的曾君发是江西鄱阳县人,1947年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22期)。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江西丰城秀市镇雷坊小学教师兼教导主任、丰城县武装部排长、丰城二中教师兼教研组长、丰城一中教师。

  回忆起往昔岁月,曾君发依然历历在目。他告诉记者,念初中时,日寇九架飞机偷袭鄱阳城,滥炸城民,低空扫射百姓,“当时三颗子弹就落在我头边,险丧性命。回家路上看到无辜的百姓遭害,触目惊心、浑身发抖,日寇占我国土,屠杀我国人民,我的战场杀敌之梦就此诞生。”

  “我的‘黄埔梦’不是一蹴而就,亦非机遇,是心灵的结晶。”曾君发说,1947年,他偶然了解到黄埔军校,得知其学生在革命和抗日战争英勇奋战的精神。高中毕业时,在一名校友的推荐和鼓励下,他独自前往南京投考黄埔军校。

  在南京参加黄埔军校招生考试后,曾君发每天去看榜,城外到内城路途远,往返一次就半天,鞋底都磨破了,“20多天后放榜,我挤入人群,一字不漏地盯着榜上看,终于在40多名找到了‘曾君发’三个字,起初不敢信,仔细再看一遍,才敢相信这是真的,哎呀心里高兴了,我跟军校有缘,接着就流眼泪了。”

  同年10月,曾君发乘轮船沿长江前往成都本校。他告诉记者,学校门前写着“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二十个大字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曾君发回忆说,黄埔军校是军事学校,以武为主、文为辅,培养文武兼备的军事人才。学习分入伍和分科两个阶段进行教育,入伍教育是军事基本操作,在此期间要进行单杠、跳越、负重过河等全方位训练,严格且艰苦。

  “要练成合格标准,需要坚强的耐力。比如在训练时全副武装,背着约40斤重的枪、背包、子弹,要从4米高的地方跳下来。我也害怕,但心想要当兵,要为国家,一定要锻炼,后来我眯着眼睛就往下跳,跌得屁股好痛,底下就是沙子。”曾君发告诉记者,军事训练既艰苦又惊险,要具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才能培养成真正合格的黄埔军校学生。

  1949年3月,黄埔军校22期各科学生提前毕业。同年4月15日,曾君发在南昌莲塘某师通信连任少尉排长。任职期间,在赣州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八军投诚,被编入部队前往前线作战。

  1950年9月,曾君发返乡后重建小学,重温小时候的“教学梦”。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政府号召参军,他以教师代表参加了动员大会。

  “我是黄埔生,精神在,率先报名参军,随军入伍。”曾君发说,随后,他被暂编在县大队任排长兼文化教员,等候命令上前线,在“来者光荣,去者伟大”的口号下,后来上级指令,现有工作的青年回原单位。

  作为江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曾君发一直致力于传承发扬黄埔精神。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百年,在他今年1月份的百岁生日宴上,他特意手写了一段话,寄语后人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继续奋斗,“黄埔军人,救国为民,奋战沙场,英勇牺牲,血染大地,气壮山河,今至百年,辉煌光芒,黄埔精神,不忘初心,爱国革命,千古流芳”。(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