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践行人民至上 感受司法温度

发布时间:2024-11-09 15:58:05 来源: sp20241109

一段段充满司法温度的话语、一串串真实有力的数字……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是一份写满“人民”的报告,处处彰显着“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民生小事,念兹在兹。司法审判工作,说到底是一项“守心”的工作,是一项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判审判质效、改革成效标准的工作,更是一门需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的学问。

践行能动司法理念,用心用情办好关系民心向背的“小案”。“小案”连民生更连民心,“小案件”关系“大政治”。对于当事人来说,每一个小案,都是实实在在涉及切身利益的大事。“小案”能否办好直接影响群众对司法正义的感知和评价。“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2023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围绕社会关切的热点话题发布典型案例,统一法律适用和裁判标准,用一个个小案释法说理,用最生动的教材促进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案例背后蕴藏的公正精神和司法智慧,以一种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形式展示在公众面前。

发挥司法裁判引领作用,尽心尽力解决人民群众的“难事”。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最高人民法院始终认真贯彻“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理念,先后制发防治网络暴力、“知假买假”、“高额彩礼”等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充分发挥了推动法治进步、满足时代需要、回应人民期盼的引领作用。人民法院能动用好法律和司法政策,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扎实办好教育、就业、医疗、安居、养老、婚姻家庭、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让人民群众时时感受到人民司法的暖心、稳心、安心。

落实人民陪审员参审制度,提质增效践行司法民主的“实事”。人民陪审员参审制度是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司法的重要制度,是弥合司法专业判断与公众朴素认知“鸿沟”、在诉讼程序中融入公众正义直觉和共识的重要方式,对于克服法官职业和经验局限、提升司法裁判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民法院持续做好“公正与效率”和“民主与法治”更优结合的文章,人民陪审员的来源更加广泛、结构更加合理、代表性进一步增强,充分体现了法官专业性与人民陪审员充分参与的人民性。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在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上,我们期待,人民法院提供更丰富、水平更高的司法产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责编:尹深、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