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9:49:20 来源: sp20241105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如何推动重点任务落实落细?记者采访了4位全国人大代表。
——编 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贺泓:
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不可能整齐划一、齐头并进。通过因地制宜打造示范样板,探索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树立不同类型的建设标杆,以点带面、分类施策,更有助于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从区域、地方、社会三个层面,按照分阶段、分批次、滚动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优先开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要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中进一步谋划好、规划好、落实好生态环保工作,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城市、乡村应立足自身定位,发挥优势特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城市、美丽乡村。
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性、长期性工程,需要在探索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城市创建、乡村评比等已有活动经验基础上,积极开展创新示范,以先进带动后进,提升好做法、好案例的示范力和影响力。
(本报记者 亓玉昆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杨三可: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必须毫不放松推进环境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紧盯发展痛点,依托科技创新,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推动实现城乡环境清洁。
积极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聚焦化工、工业废水、危险废物、重金属、尾矿库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深化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严厉打击生态环境领域违法行为。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苏 滨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滨州市市长李春田: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美丽中国建设,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发展问题。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以新型工业化为抓手,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数实融合”“智改数转”,统筹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园区化、未来产业协同化,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大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技术攻关,加快风光氢等绿能开发利用,加速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支持企业用能方式绿色转变,积极打造零碳工厂、零碳园区,优化能源结构,走低碳经济之路。
推动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聚焦废铝、废旧电池等再生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对参与企业在财政补贴、信贷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提升产品竞争力,引导提升消费者对再生产品的消费意愿,形成绿色消费市场,打通循环经济圈。
(本报记者 李 蕊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拉琼: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目前,我国已建成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公园,区域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生态安全屏障的基础日渐牢固。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稳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廊道保护建设。持续加强生态监测,特别是强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生态监测,做到立足区域生态环境的实际开展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整体思维和统筹考虑。进一步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并继续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尊重自然,避免盲目开展各种治理行动,确保起到最优的保护效果。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维持的基础,没有生物多样性就没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做好各项生物资源的系统性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小种群开展针对性保护。不断健全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保护野生动植物,切实守护好各类物种资源。
(本报记者 徐驭尧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1日 18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